熱門關鍵詞:失眠、精神分裂、精神病治療、抑郁癥、焦慮
強迫癥現在是我們生活中很普遍的一種心理疾病,隨著強迫癥患者的爭奪,我們對于強迫癥的認識也越來越全面,但是很少有患者會去重視這一疾病,也對這一疾病帶來的傷害更是了解很少,下面醫師就為大家詳細地介紹下強迫癥帶來的危害吧。
一、強迫癥會造成心理痛苦
據了解,強迫癥是指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特征的神經功能性疾病。它一般表現為患者頭腦中反復出現一些相同的觀念、想法,并且不斷地重復,雖然患者明知不對,但自己無法控制,從而產生痛苦。如檢查類、清潔類、記數類等等。
“強迫動作表現為反復出現自我發動的重復性動作和行為,是因為自我強迫和自我反強迫同時存在,產生強烈的心理沖突造成患者精神上的負擔。”
醫師指出,強迫癥患者的強迫癥狀與正常人的仔細、認真是兩碼事,強迫癥患者由于自我強迫和自我反強迫同時存在,會產生強烈的心理沖突,造成心理痛苦。
二、對正常生活影響不大
不過,就算你有強迫癥狀,只要不是多次重復,也無心理痛苦,就不會對你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。尹醫生介紹說,有強迫癥狀的人不一定有強迫癥,平常人們遇到的一些反常現象,如關門關窗,檢查錢包都是正常行為,都是人的一種本能反映,它與強迫癥根本的區別是不會因為無法控制的重復引起心理痛苦,多就是影響工作效率。
三、家教過嚴易誘發強迫癥
“醫學界認為,強迫性格與強迫癥的發生有密切的聯系,而兒童如果在成長期受到過于嚴厲的教育很有可能形成強迫性格,所以,家長應該讓孩子有一定空間。”強迫癥病人中,大多數都是童年時期就受到家長的嚴厲教育,從而失去自我,一切按照家長,老師的意見做事,形成強迫性人格,機械、死板、追求完美。當他們長大時,這樣的性格已經定型并帶到以后的工作、學習中。這時,一旦社會因素稍有變化,他們承受不了這種壓力,就會誘發強迫癥。因此,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能過于嚴格,應該允許童真的存在。
強迫癥給患者帶來的危害已經為大家詳細的介紹過了,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視,日常生活做好預防措施,強迫癥患這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,保持樂觀的心態,有助于病情的康復。